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6:36 点击次数:93
南海网记者 杜倬荷
近期,Deep Seek备受关注,人工智能的“热风”也吹进了高校。大学生们利用AI工具完成作业、撰写论文的情况越发普遍,尤其眼下正值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高峰期,“AI味论文”现象更为突出。
针对“AI味论文”,海南高校有何措施加以规范和管理?如何引导学生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?
现象:AI成大学生完成作业论文的“神器”
记者了解到,随着人工智能的“热风”吹进高校,AI工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、论文的“神器”。
有不少老师反映,在批改作业或课程论文的过程中,发现有部分同学利用AI直接生成文本应付论文和作业。
“学生利用AI工具撰写论文时如果直接复制粘贴,段与段中间会出现空行,并且段间距不同,其次是通过AI代写风险监测工具发现有学生利用AI工具生成部分论文内容。”琼台师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邢琦玮说道。
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苏婷告诉记者,在去年批改大一新生的入学导论时,发现50%以上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AI工具。“越是标准化、程式化的作业和论文,学生们越倾向于用AI来快速完成。”
“使用AI的同学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辨别能力,很多同学AI出来的东西经常是不正确的、编造的。”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名教师坦言,如此一来,老师们还需花时间去分辨文献的真伪,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教师们的工作量。
对此,也有不少高校教师担忧,学生的作业中AI的痕迹明显,易导致其原创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下降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